寧靜可以是墳墓的寧靜或日出的寧靜;寧靜可以像一隻展翅的小鳥,或者它也可以像一個屍體,這兩者都是寧靜,但卻是一百八十度的相反。屍體的寧靜必須被避開,一朵花的寧靜必須被吸收進來。花的寧靜將會使你成為一朵花,而屍體的寧靜將會使你成為一個屍體。從外表看起來,它們兩者是一樣的,不要被外表所騙,永遠都要去看那個主要的,去看它的核心。從外表看起來,兩樣東西可以顯得好像是類似的,但是事實上可能完全相反。求道者的每一步都必須非常小心、非常有意識,因為那個虛假的比較容易達成。很容易變成死的,但是很難洋溢著生命。

這是來自一個佛很奇怪的陳述,因為寧靜非常被推崇,但是一個佛會按照真理本然的樣子來說它,他不會去管傳統。

好幾世紀以來,在印度,寧靜是最被讚揚的品質。耆那教的和尚被稱為慕尼(muni)──慕尼意味著「寧靜的人」。他的整個努力就是要成為寧靜的,越來越寧靜。佛陀說:「但是不要成為一個傻瓜,只有寧靜是沒有幫助的。」它也許能夠幫助你將你的愚蠢留在你自己身上,但是那個愚蠢會繼續累積,遲早它將會變得太多,它一定會跑出來,最好是讓它每天都跑出來一些,也不要累積它,然後再像洪水一般地傾洩出來。

這也是我所觀察到的現象,人們保持寧靜很久的時間,然後變得很愚蠢,因為他們的寧靜只是在表面,在內在深處,他們是騷動的,在內在深處,他們是同樣的人,帶著貪婪、嫉妒、恨、和暴力──無意識的,有著各種慾望。也許現在他們是在欲求彼岸,貪求彼岸,想更多的樂園,而比較不想這個世界,但那是同樣的事,投射到一個更大的銀幕上,投射到永恆上面。事實上,那個貪婪是千百倍的。一開始它是為了一些小東西:金錢、權力、和聲望,現在它是為了神、三摩地、或涅槃,它變得更濃縮、更危險。

那麼應該怎麼做呢?如果寧靜無法使一個傻瓜變成一個師父,那麼什麼事可以使一個人成為師父?覺知。那個奇蹟就是,如果你變覺知,寧靜就會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你。

但是如此一來那個寧靜就不是練習而來的,它是自己出現的。當寧靜自己出現,它具有一種無比的美,它是活生生的,在它最內在的核心有一首歌,它具有愛心的,它是喜樂的,它不是空的,相反地,它有一種豐富。你非常充滿,你可以祝福整個世界,而你的源頭仍然保持是耗用不盡的,你可以繼續給予,但是你將無法耗盡那個源頭,但它是透過覺知而發生的。

強調是佛陀非常重要的貢獻,寧靜變成次要的,寧靜變成一個副產品,一個人不會使寧靜成為一個目標──那個目標是覺知。

~奧修~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伍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